LoveMatters 谈性说爱中文网

一个谈性说爱的安全屋 · 中文性教育网站

敢死队上的高龄产妇

发布,

更新

高龄产妇,孕妇,生育成本,生育,二胎,家庭压力,性别角色,母亲
Shutterstock/JP WALLET
[lm_breadcrumb]

敢死队上的高龄产妇

[lm_byline]

那些放下一切冲入敢死队的高龄女性们,你现在以及未来的孩子,是否会为一个“即使失去年华,热爱和梦想,甚至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的母亲竖拇指?

微信关注lovematterschina和lovemattersCN,

和荷小爱约起来!

(谈性说爱中文网特约专栏)最近国家卫计委公布,两孩政策实施半年来,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8.3/1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30.6%。卫计委官员称,开放二胎以来,全国面临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情况。

此话不假,来自产房的跟贴大多是这样的:“助产专业人士表示真的快顶不住了!这段时间平均每天60个分娩量!四层病房每层每天加床都加到十几床……”一位妇产科护士告诉我,目前的产科战况堪比二战时的柏林战役。

如此紧张的产科形势却未能让高龄产妇们望而却步,原因想来是多方面的。

Shutterstock/10 FACE

首先,大部分的高龄产妇是70后,比起还在打拼的80后,经济上更有底气。有钱相伴,难免滋生侥幸心理,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有报告显示“99%的孕产妇死亡率都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既然如此,那么干脆就到发达国家去生吧!“赴美生子”因而成了有产阶级高龄产妇的首选。像41岁的央视一姐董卿,47岁的伊能静等,便是赴美生子这条经济链的活广告。然而广告后的真相是,美国孕产妇死亡率并不低。2014年,《华盛顿邮报》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8.5/10万,近800名孕妇在生产时命归黄泉。《纽约时报》2016年9月3日的报告写道:“在德州,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7.7/10万飙升至2014年的35.8/10万,同年,加州孕产妇死亡率为23.4/10万。美国孕产妇死亡率在31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排行第二,几乎可以赶上老大墨西哥。”

半岛电台为探索美国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采访了很多专业人士。拉斯维加斯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医生莎拉基尔帕特里克(Sarah Kilpatrick)说道:“高龄产妇在逐年增加,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很多产妇在30岁、40岁晚期才怀孕,她们产生心脏问题的机率比适孕龄期女性要高得多。”可见,人类纵使有和自然抗命的勇气,自然也并不一定就听从人意。在解决高龄产妇生产安全这个问题上,别说美国,就算是火星的医生,也未必有百分百的把握。

有很多钱且怀侥幸心理的是一种女人,“就算死,也要死在产床上”的则是另一种女人。我们的男权文化向来鼓励她们这种“大无畏的母性精神”,把它视为“爱的证明”。47岁的伊能静,嫁给比她小10岁的帅哥。46岁成功怀上二胎,“挺着巨肚”赴美产女。媒体和吃瓜民众纷纷合伙揣摩她冒死生子的原因:“她是打心底爱这个男人的。为他付出,为他牺牲,为他做一切值得做的事,仅这一点,就值得令人尊敬。”母女平安,万事大吉,主流娱媒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神话母性的好机会:“她面部浮肿,插着鼻管,但依然笑看宝贝”——然后再配上一张“容颜散尽为千金”的照片。

Shutterstock/Alexandralaw1977

徐若瑄40岁怀孕,媒体曝她“为了防止胎儿早产做了宫颈缝合术,每天打一百多针,卧床五个月,差点患上肌肉萎缩症。”于是众人含泪点赞:“她向我们诠释了母爱的真正含义。”

46岁朱丽倩,47岁林青霞……明星墙组成的镜子,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母爱的公正性简直不容质疑。但对于那些已经有一个孩子,却冒着让孩子失去母爱,丈夫失去妻子的巨大风险,誓死都要生二胎的高龄孕妇来说,这种母爱是否有些自私,有些偏执?

此外,外界的压力也是这种敢死现象的原因之一。很多女性为了保全自己的家庭,不得不向传统的“女德”屈服。比如躲不过婆婆的责难和亲友的游说,比如通过生孩子来改善夫妻关系,挽回中年出轨的丈夫等等。

在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像男性一样追求个体价值的西方,他人的游说作用几乎为零。女性为“实现婆婆意愿”或“为捆牢丈夫”而生育的现象十分罕见,即使政府干预也没有效果。

Shutterstock/grufnar

德国政府每年投入大把银子提倡造人,针对普通工薪阶层有与其工资相应的“产假补贴”,针对低收入者和失业人士也有每周不少于300欧元且长达12个月的“育儿津贴”,然而30%的德国妇女还是不想要孩子。德国总理默克尔被她的选民昵称为“Mutti(妈妈)”,但她自己也没有孩子;在英国,20%的女性选择不要孩子。根据“英国生育社区”近年的调查统计:“30岁前的英国人,50%不曾在过去的一年里涉及过任何关于造人计划的话题”。

在《A Plus》杂志的一篇文章里,17位西方女性纷纷撰文表达了她们不愿生育的原因,一句话概括就是“不会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年华,热爱和梦想”——就更不要说“搭上性命”了。这种价值观是否值得绝对追崇尚待商榷。但有一点却是有启发性的:那些放下一切冲入敢死队的高龄女性们,不防换位想一想,你现在的孩子,以及你未来的孩子,那些今后注定要和西方当代女性思潮接轨的孩子们,是否会欣赏你这种自杀式的牺牲行为?是否会为一个“即使失去年华,热爱和梦想,甚至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的母亲竖拇指?

别人我不知道,我在衡量自己的妈妈是否拿得出手时,看的绝对不是她英勇的产房表现,而是她是否有自己的头脑、热爱和梦想。

(文/ 王梆,资深媒体人、电影导演、作家。出版电影文集《映城志》和多部小说集等。拍摄有纪录片《刁民》等。在《南方都市报》等开设专栏若干。)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当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给一段关系添上太多责任,太过美化一段关系的完整和神圣,而这段关系本身能够提供的利益又太少时,情感代偿也许就会越来越寻常。推荐阅读:主妇们被忽视的欲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 LoveMatters 谈性说爱中文网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