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珠子能大变魔童,搞笑却还要靠性别
[lm_byline]文/杜宇
图/网络
这个夏天
我们的英雄小哪吒回来了
在为这部电影哭过笑过之后
你有没有发现
哪里“不对”?
继《大圣归来》后,七月暑期上映的《哪吒:魔童降世》凭借精良走心的制作接过了“国漫之光”的大旗。
众人耳熟能详的老故事在大刀阔斧改动后脱胎换骨,从灵珠子割肉削骨暴力脱离原生家庭化身为和谐家庭感化魔童的合家欢。
除了一干主角之外,配角中也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娘娘腔”大叔。
故事刚一开场,哪吒魔童出世引起全场骚动时,一群惊恐的侍女瑟缩到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壮汉身后,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大叔却发出一声尖锐的女声尖叫,反而躲到了侍女们身后,引起全场大笑。
就是倒在地上的那个胖大叔
而在之后片中,每每哪吒作为小魔头出场,都少不了他惊慌失措的尖利女声开路。大叔每一开口,光凭那极富特色的尖锐女声都能引来全场笑声连连,而他夸张的扭捏动作以及不时翘起的兰花指使得喜剧效果更上一层楼。
然而大家捧腹大笑的时候是否思考过,“娘娘腔”的笑点究竟在哪里,大家笑的又是什么呢?
一、性别笑话是什么
文艺作品中时常出现让一个角色呈现出夸张的异性特质的搞笑桥段,性别反差越大喜剧效果越强。其中以男性(往往具有夸张化的男性气质,比如发达的肌肉、络腮胡等等)穿着女性服饰或是作出刻板印象中专属女性的动作(比如兰花指,扭捏动作,尖声说笑,甚至怀孕生产)笑果最佳。
此类以性别作为笑点的笑话是喜剧中的经典笑梗之一,从《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如花,到《捉妖记》中的怀孕男主,历经数十年笑果依旧拔群。小品中也时常利用这一点,让男性演员身着裙装浓妆艳抹,往往不用开口便能引得满场欢笑不断。
如花
这样的“性别笑话”出发点是“男人有男人的样子,女人有女人的样子”,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二者绝对分离,不可出现交集。因此表现出异性气质的角色是二元规划外的异常人,笑话中用夸张的手法放大了角色身上异性气质的矛盾点,鼓动大众从“正常人”角度来嘲笑他们的“不正常”,甚至“变态”。
《捉妖记》中的“怀孕”场景
《哪吒》中的娘娘腔大叔设定的笑点也正是如此:他络腮胡壮汉外形“理应”充满阳刚之气,但他却做出彻底违背“阳刚气质”的行为,如胆小怕事,动作妖娆扭捏,又操着一口细声细气的女声,由此产生的反差引发众人声声嘲笑。
二、性别笑话为何泛滥
笑话作为文艺作品的一部分,同样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环境。
性别笑话到了2019年依旧被广泛接受,常青不倒,这正是大环境中有毒男性气质泛滥的缩影。
这样的大环境中,对性少数群体的歧视被认为是合理的、可接受的。嘲笑不合规范的性别表达成为了“正常人”之间的共识,甚至可以用来加深“正常人”之间的相互联系。
男性通过嘲笑“娘娘腔”张扬自己的“男性气质”,建立直男之间的认同关系;女性鄙夷“娘娘腔”则可以表达自己对大众认可的“优等男性气质”的认同以及依附。
关晓彤曾经在节目中明确表示自己不会选“娘”的男生做男友
同时,由于社会观念中男女两性地位存在差异,男性气质通常被默认优于女性气质,女扮男装被视为女性的“自我提升”;而娘娘腔则被视为男性“自贬身价”、“自甘堕落”,因而被视为可耻可笑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男性女装的笑话出现频率远高于女扮男装。
在这样的土壤中,以嘲笑“娘娘腔”为主的性别笑话得以茁壮成长,百年不衰。
周润发在《八星报喜》中的“娘娘腔”扮相
三、性别笑话不止是笑话
“大家只是笑一笑图个乐子,不要上纲上线。”
但这真的不是乐子,而是很多人真实的人生。它诞生于对“性别不规范”者的歧视,又反过来加强、甚至鼓励了日常生活中大众对性少数者的偏见。影视作品引发的笑声到了真实世界,就变成了冷眼、孤立,甚至暴力。
根据《中国版性少数群体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77%的受访者遭遇过基于性别身份或取向的校园暴力,其中包括性骚扰及肢体暴力。而2016年联合国公布的中国性少数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调查者受到家人不同程度的排斥。职场和社会中,友同观念也并非主流。
这样的环境中,由歧视和霸凌引发的抑郁自杀甚至流血事件在性少数群体中已非新闻。台湾的玫瑰男孩事件、ID“吴维在歧路”微博留言自杀,这都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人挣扎在日常歧视中,仅仅因为他们和标准化定义的男女不一样。
男女有别的性别观念在亚洲有千百年的传承基础,但并非不可撼动。在性别笑话笑过之后反思一下,我们究竟为何而笑,而笑的背后原因真的合理吗?就是破除歧视的第一步。
希望有一天,电影里声音尖锐的大叔不再是笑料。希望有一天,男人穿裙装不再是笑柄,而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一道日常街景。
(文/杜宇,性由心生,性即人性。)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