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性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lm_byline]中国青少年性教育已迫在眉睫。相比中国这样将“性”视为禁忌话题的社会,荷兰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的努力也许能为提供参考。
家庭:性启蒙的去神秘化
家住荷兰鹿特丹市的爱尼卡(43岁)是一对龙凤胎的母亲。孩子满六岁的那天,爱尼卡和丈夫郑重地在生日晚餐时宣布,从此以后哥哥和妹妹不能再在一起洗澡了。“上帝创造了两种不同的人,所以你们身上都有对方没有的部分,这个部分是只属于你们自己的,不应该被别人看到。”爱尼卡这样对孩子说。兄妹俩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需要保护身上那些“不能被别人看到和触摸”的部分。一次在学校里,班上一个调皮的小男生做游戏时试图撩开妹妹的裙子,被妹妹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对嫁入欧洲的华裔王女士来说,在对孩子的性教育上,她受到来自荷兰丈夫不小的影响。几年前,她第一次被思维活跃的儿子问道“我是从哪里来的”。王女士没有用“土里长出来”或“河边捡来的”等说法敷衍儿子,在和丈夫在商量之后,他们给孩子展示了相关的卡通图画,又给孩子解释了她身上因为剖腹产留下的刀疤。王女士解释说:“我们只是觉得,孩子有权利了解这是怎么样一回事。并不需要用很神秘很特别的眼光来看待性——这就跟了解人为什么要吃饭是一样的道理。”
在对待子女的性行为上,荷兰家长或许可以被称为全世界最宽容的家长之一。在一项关于青少年性行为与恋爱关系的研究中,美国社会学者艾米·夏洛特(Amy Schalet)向数十位“荷兰和美国无宗教信仰或温和基督教派的中产阶级白人父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会允许自己的青少年子女带女朋友(或男朋友)回家过夜吗?90%的受访美国人几乎不加思索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而90%的受访荷兰人则表示,他们将允许、或至少会考虑一下。
但是,夏洛特也认为荷兰家长的这种宽容态度是“有条件的”:很多荷兰家长认为进入青春期之后的子女会有性需求,因此家长的责任之一是确保子女的性行为能够安全健康的发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荷兰家长会接受子女带伴侣回家过夜、并为其准备避孕套。“家里至少是安全并且卫生的。” 夏洛特在书中写道。
学校:性教育的系统化
在荷兰,将性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系统有着不短的历史。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欧美的性解放运动,荷兰少女的怀孕率大幅上升。为了应对这个现象,荷兰教育部开始规定中学的生物课本里需要加入“人类生殖”的内容,给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性知识的官方途径。到了90年代,根据相关数据显示,85%的荷兰中学落实了性教育,半数以上的小学也开始提供初级的性教育课程。
对于不同的年龄,学校将提供不同阶段的性教育。荷兰性学家珊德莱(Sanderijn van der Doef )在接受谈性说爱网站采访时表示,幼年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比较感兴趣,大概3-6岁时会开始性启蒙,但这时候的性教育课程,并不完全关于成人定义中的“性”,而更多是关于身体结构和心理情感,例如性器官的识别、“如何区分友情和爱情等。而对于年长一些的学生,课程的内容则会包括青春期生理变化、性行为的发生、避孕的技巧及性病的防治等。
荷兰青年鲍勃到现在还记得学校第一次发放避孕套时的情景,当时他只有十四岁。“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兴奋极了,这是我们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避孕套——这跟在父母房间里看到的一大盒是不一样的。”鲍勃回忆到,老师还用香蕉等道具示范了如何正确地使用。“女生们则有些不好意思,但她们被特别告知,随身携带避孕套对她们来说尤为重要,不管是与男友相处的时候、还是遇到不可抗拒的危险的时候。”
让荷兰青少年在中学伊始就熟悉避孕套的使用,这带来一个良性的结果:荷兰是全世界青少年怀孕和人工流产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根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有大约85%的荷兰青少年在第一次爱爱时采取避孕措施。在15—19岁的荷兰女孩中,平均怀孕率为14.1/1000人,人工流产的比率平均为8.6/1000人。
社会:性教育咨询服务的规范化
然而,性教育在荷兰学校系统的施行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荷兰的中学里包括很大一部分天主教和基督教学校。由于宗教禁忌的缘故,仍有少数宗教学校拒绝教授青少年性教育课程。如果子女进入了这些学校,而家长又仍有关于性教育方面的资讯需求时,社会会提供相应的帮助。
例如,家长可以前往政府认定的青少年社区服务中心,寻找专业的社会工作咨询师。这些咨询师通常擅长于给出心理相关的建议,例如,家长如何应对和疏导青少年在青春期心理变化。对于生理相关的性健康问题,家长则可以带学生到家庭医生处进行咨询。
您在生理或情感方面有哪些疑惑或担心?我们愿意倾听您的声音。欢迎把您的故事和问题发给我们,我们将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作答。欢迎访问我们的新浪微博或腾讯微博参与讨论,或写信给我们:[email protected]>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