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和周冬雨很好,但《少年的你》可以更好点

发布,

更新

救急锦囊奉上!
[lm_breadcrumb]

易烊千玺和周冬雨很好,但《少年的你》可以更好点

[lm_byline]

文/LoveMatters编辑部

 

 

不是每一个陈念都会遇到刘北山

那就努力不要让下一个陈念出现

 

 

《少年的你》口碑和票房都爆了。

 

这部影片是真的好。不论是导演的能力、拍摄的技巧、贡献了影后级演出的周冬雨还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易烊千玺,都特别好。

 

已移除图像。

 

但它最好的地方,在于较为真实、完整的呈现和讨论了校园欺凌这件事。

 

有很多人认为,校园欺凌一定是严重并显而易见的,就像《哆啦A梦》里几乎每集都要被胖虎欺负一次的大雄,满身是伤泪眼汪汪的向哆啦A梦求助。

 

《少年的你》里也用很多镜头描述了这种肢体欺凌,陈念被排球打头、殴打、推下楼梯……在身体上留下的痕迹也是清晰可见的。

 

已移除图像。

直接的肢体伤害

 

然而,除了这种清晰可见的欺凌之外,校园欺凌还包括了关系欺凌(被孤立、交不到朋友)、言语欺凌、性欺凌(陈念被剪头发、扒掉衣服拍视频)、网络欺凌(社交软件上分享陈念妈妈诈骗的信息),这些有一定隐秘性的欺凌,也全部被《少年的你》观察到并表达了出来,而对于受害者带来的、虽然不在身体表面但却在心中深深刺入的伤害,也被周冬雨扮演的受害者陈念完整的诠释了。

 

已移除图像。

这种传播,也是一种欺凌

 

陈念和胡小蝶两个角色是校园欺凌中常见的受害者形象:胡小蝶没法再忍受欺凌,选择轻生,就像现实中很多受害者最后转学或是轻生一样。

 

已移除图像。

 

而选择忍耐的陈念,也是校园中常见的受害者。她只因为给胡小蝶盖上了一件衣服,就成为了新的受害者,这与一些校园欺凌中受害者因为同情、没有加入欺凌者队伍就被欺凌的情况一致。

 

已移除图像。

帮助受害者,有错吗?

 

最后她失手杀了魏莱,也与许多事件中受害者奋起反抗造成人身伤害如出一辙。

 

已移除图像。

受害者,也会反击

 

刚一看到魏莱的时候,却不会想到她是欺凌者:看起来美丽、大方、知书达理。现实世界中也是如此,很多欺凌者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大多数“不太像是会做那种事的孩子”,而不是看起来就凶神恶煞。

 

已移除图像。

多么阳光美丽的女孩

 

一般的故事可能讨论完这两个角色这里就结束了,但《少年的你》却很准确地捕捉到了欺凌中还存在的其他几个人群:

 

首先是帮手。ta们在欺凌者进行欺凌行为时候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能是肢体上的(递东西、围住受害者)、也可能是其他支持(出主意、起哄、叫好)。

 

成为帮手的人很多是为了人际关系:与“更受欢迎”的欺凌者结交,或是担心自己成为受害者。这就是电影里魏莱的“跟班”小渺(右),在片中,她对魏莱言听计从,但也逃不过在陈念被小北保护后,成为被欺凌者的命运。

 

已移除图像。

 

然后是围观者。ta们是欺凌事件的观众,一般不会直接参与到欺凌当中,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态度表达对欺凌行为的支持。片中起哄的男生、在微信群里讨论这件事的同学,就属于是围观者。

 

已移除图像。

就是这些议论纷纷的同学

 

还有局外人。ta们在观察到欺凌事件发生的时候,会选择扭头走开,不参与到事件当中,却也不会帮助受害者。这就是片中的李想,即使他很同情陈念,也只是对她说“忍一忍”,在陈念真正需要帮助时,并没有挺身而出施以援手。

 

已移除图像。

 

帮手、围观者和局外人,其实都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了欺凌行为

 

还有一类人,那就是挺身者。ta们坚定地站在欺凌受害者一边,给予ta们足够的支持。一般的校园欺凌事件,往往会因为挺身者站了出来而告一段落。ta们可以选择直接打断欺凌、将受害者拉出欺凌的包围圈或是找成人来帮助等多个方法来阻止当前的欺凌。这就是片中小北所承担的角色。

 

已移除图像。

默默跟随,也是一种挺身

 

除了对校园欺凌的完整观察,大人们也挺真实的。无论是(即便重新配音但还是挺)冷漠的教师、只关心成绩不关心孩子或是只知道用棍棒来教育孩子的父母、还有缺乏应对欺凌经验的执法部门,也都在片中被呈现了。

 

已移除图像。

并非失职,只是没有更好的干预手段

 

尤其是教师的部分,非常真实的反应了很多教师对于欺凌不敏感的现象:在片中,陈念的座位上被倒上了红墨水,所以在上课后她迟迟没有坐下。发现了这一情况的教师,只批评了做这件事的人,却把它当成是“恶作剧”,没有进一步的调查,也没有意识到欺凌的存在

 

已移除图像。

 

所以我说,《少年的你》是真挺好的,因为这些细节都表现的准确而又不缺失。

 

但我又得说,《少年的你》其实可以更好。因为这起校园欺凌,是因为魏莱的死而终结,最后陈念进了监狱。虽然是个办法,但这绝不是处理校园欺凌的好办法。

 

已移除图像。

 

我们在成长过程里,缺了一个教给我们如何接人待物的老师,所以我们会通过观察来学习。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可能学到了友善的方法来对待他人:微笑、握手、拥抱,也可能学到了不友善的方法:怒视、殴打、推搡。如果能有一个更“热心肠”的老师,会不会对欺凌现象有所帮助?

 

ta对不友善的行为十分敏感,当观察到有不友善的苗头时,就会及时的介入,制止不友善的行为,教给孩子们如何友善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想法,那会挺好的。

 

已移除图像。

比起简单粗暴的“回教室”,老师本应更细腻地处理这一切

 

这个老师还需要教很多东西,比如,要如何看待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如果人们能够明白,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且尊重那些不同,是否对少数群体就能更为友善,也不会因此而欺凌他们?容易成为受害者的群体,如果明白了每个人都可以与众不同,甚至为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骄傲,是否可以给ta们更多能量,从而减少被反复欺凌的可能?

 

 

已移除图像。

 

还有,ta能不能顺便帮孩子们培养一下同理心的能力?片中老警察对小警察说了一句话,在我心里回旋了很久。他说“人只有长大才会同情”。

 

魏莱就是这样“不懂得同情”的孩子,即便是跳楼了的胡小蝶,在她心中也只是“给家里带来了一笔赔偿”,却没有一丝愧疚。

 

那些成为帮手、围观者的孩子们,ta们其实是否也不知道在围观、帮凶的这件事是错的?

 

我们能不能让孩子们在没长大前就明白对错,就知道同情,就能挺身制止错误的事?会不会等到他们“长大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已移除图像。

 

我们太需要挺身者了。这不是孩子们的错,很多成年人都不敢站出来打断发生在生活中的冲突。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练习过如何成为一名挺身者,我们也没有成为挺身者的勇气。如果我们被人鼓励,又根据自己的特点练习过适合自己作为挺身者会使用的方法,那或许当欺凌发生的时候,勇于站出来的人会更多,欺凌的行为也能尽早被中止。

 

已移除图像。

 

我们还需要更多耐心而又负责的成年人,当听到哭诉时,会给出的反应不是“为什么只有你被欺负,是不是你哪儿不好”,而是“你没有错,我会帮助你,我相信你”。

 

已移除图像。

影片中的郑警官试着给予陈念支持

但也“不得要领”

 

想要让欺凌越来越少,就需要我们带给孩子们更好的环境:学校的制度、细心的教师、负责的家长、有经验的心理辅导团队和健全的法律,当然,还需要让孩子们学会友善的对待他人,学会感受和理解别人的情绪,学会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悲伤。这样我们才能一同创建一个友善的、快乐的、没有欺凌的安全校园。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一部能讲明白这些的影片,用好结局来结束校园欺凌事件,我会毫不犹豫的刷上十几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更多,请持续关注 LoveMatters 及 LoveMattersPRO 官网B站X(Twitter)、公众号和小红书,订阅官网通讯邮件,辅助个人成长,紧跟世界进步。

了解 LoveMatters Chinese 谈性说爱中文网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