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族:不甘单身,却又不敢结婚的一群
[lm_byline]或许真正的宽容并不是想办法扩大晚婚女性的择偶市场,而是能不能真的贴近她们,了解是什么让她们踌躇,以及匀出一个“婚姻并非必然人生选择”的空间。
微信关注lovematterschina和lovemattersCN,
和荷小爱约起来!
(谈性说爱中文网特约专栏)你还没结婚吗?这是一个适龄未婚者觉得有压力,想要逃之夭夭的问题。(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员迅速撤离!)
其实晚婚,不只是中国的问题,更是全亚洲的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亚洲现象”。一个研究者调查了东南亚国家的结婚资料发现,35岁以上、高教育水平的女性单身率逐年增加,这就是江湖上盛传的“逃避婚姻”(flight from marriage)。
台湾研究婚姻择偶的学者张荣富与蔡滋纹指出,“泰国大学毕业的女性有五分之一超过40岁仍然单身”,事实上,类似的现象在亚洲的其他很多地方也非常明显。
那么,为什么会有晚婚的现象呢?
怎样才算晚婚?
在讨论这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定义清楚“晚婚”和“不婚”。什么时候还没有结婚叫做“晚”?怎么知道一个人确定终身不结婚呢?
第二个问题乍看之下比较困难,毕竟我们无法架一台摄影机去看这个人的一生,但第一个问题在定义上也很不容易,过去的研究大多根据生育能力的下降,把下面两种情况定义为晚婚:
- 大龄女:超过30岁还没有结婚
- 大龄男:超过35岁还没有结婚
然后把超过40、50岁还没有结婚的人,定义为不婚,虽然我觉得这个界定随着时代变化应该要有点调整,不过由于讨论总是该有个起点,我们就暂时先接受这样的定义吧!
晚婚的原因:不是不爱,而是没人要?
那么为什么我们越来越晚婚呢?根据以往的研究,大概有几种可能的原因。台湾的一项调查指出,30岁以前想结婚的女性比例是83.70%,30岁以后则是71.10%,可见大部份女性还是想结婚,只是没有合适的对象(这是排名第一的原因,50%);工作和经济因素则在第二位(19%);年龄、担心结婚之后会不会幸福是第三位(年龄6.25%,担心不幸福3.58%)。不过,经过本熊的仔细研究发现,还有不少让人值得深思的原因:
学历的影响
老一辈人中间流行一句话,“女人不要读太多书,不然会嫁不出去!”,这句话你觉得是真的吗?根据台湾学者张荣福的研究,在35岁到39岁的人群中,念到研究生毕业的女性单身率是29.5%,初中毕业男性单身率是32.1%,是所有学历组当中最高。其他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学历高的女性纵使是结婚了,也还要面对旁人眼光、丈夫内心的不平衡等等负面因素。如果嫁进传统家庭,读越多书还要承担越高的离婚风险(数据显示,每多念一年书,离婚率增加0.5%,杯具啊!)。不过,林振皓也发现,越是现代的家庭,女性教育程度上升对离婚风险的影响越小,所以我们真正该期待的不是“嫁个好人家”,而是“嫁个现代人家”……
那么,为什么高学历女性和低学历男性的未婚比例最高呢?有一种解释是根据“婚姻斜坡”(marriage gradient),在中国传统的刻板印象中,男高女低的配对习惯很难被打破。
但另外一个说法可能更为靠谱:随着时代的变迁,高学历的女性越来越多,一方面受到婚姻斜坡的影响,男生在学历上面通常会往下找;另一方面女性则是不愿意接受“没有脑的男性”(其实也不一定是没有脑,只是学历比她低而已),一来一往之下,宁可打一辈子光棍,也不愿意“下嫁”或是“高攀”的男女也变多了。张荣富的研究中也发现类似的现象──“大学毕业男性不愿意接受硕士毕业女性”、“硕士毕业女性不愿意接受高中职以下男性”。
你可能会说,放宽自己的标准不就好了?博士毕业的女性一定要找一个跟她一样念这么高的男性结婚吗?这个问题如果问你呢?你会愿意跟一个学历和自己差很多的人结婚吗?所以,大部分研究生毕业的女性,可以接受的是大学毕业的男性——不过,就算放宽了这个标准,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小,因为大学毕业的人,是所有学历中最抢手的,你想要,别人也想,可能还没看着就被人抢走了。
进入婚姻的牺牲
但上面的讨论都太过理性了!很多时候决定我们要不要踏入婚姻的,其实是别的事情,比如我们到底在乎什么。
我曾经在几次演讲中问来参加的听众,单身和有伴侣的差别在哪里?大部分的人都回答,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由,不过孤单寂寞觉得冷的时候就没有人拥抱;两个人虽然需要有许多磨合,不过遇到困难的时候至少会有人扶持你、和你一起撑过。其实研究发现的结果也是如此,一个人最大的好处是自由,两个人最大的好处是支持,如果你愿意为了一个人牺牲一些自己的自由,或许你就比较愿意进入一段关系。
但结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尤其对于女性来说,进入婚姻并不是牺牲“一些”自己的自由,更有可能是牺牲掉“全部”的自己。当然,有失必有得,赖佳玲曾针对未婚女性考量结婚的“得”(Gain)与“失”(Loss)进行分析,收集了476位未婚女性对结婚/不婚的考量因素,归纳出“婚姻成本”与“婚姻酬赏”两个部分:
整体来说,赖佳玲发现,对于感情较有信心、父母感情较和谐、对婚后婆媳与夫家的生活担心较少者,较有可能选择步入婚姻。
承诺:是什么让你决定结婚?
另一个学者谢文宜则采取半结构式的访谈(semi-structure interview)来了解夫妻决定结婚的原因。研究整理出决定结婚的承诺考量因素囊括以下四个方面:
外在社会结构因素:例如文化规范、社会压力、信仰与价值观等等。
- 人际网络因素:双方家庭的相处期待、同辈群体与职场舆论的压力。
- 个人因素:自我期许、特质符合择偶标准。
- 关系因素:情感投入、安全感、分享两人的生活,共同努力、关系中的学习与成长、互动上的沟通讨论等等。
整体来说,晚婚/恐婚的现象虽然逐渐蔓延,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可以重新开始思考自己要的是什么。例如,朱思桦曾针对“结婚意愿”有深入的剖析,探讨那些未婚女性是“想婚不得婚”还是“不想结婚”,结果发现近八成的未婚女性仍持有“想婚”的意愿,但社会氛围有缓慢朝向“不婚”发展的趋势。可见,我们对于感情的憧憬还是在的,但是只有憧憬是不够的,还要有“机会”找到适合的伴侣,与“愿意牺牲”一部分自由。
最后,不论是上述哪一部分的讨论,似乎都把结婚当做“正常人”的人生选项,尤其是女性不婚,更容易被贴上“剩女”的标签。或许,真正的宽容并不是想办法扩大晚婚女性的择偶市场,而是能不能真的贴近她们,了解是什么让她们踌躇,以及匀出一个“婚姻并非必然人生选择”的空间。
(文/ 海苔熊,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目前任泛科学、姊妹淘、女人迷等多项网路专栏作家。在多次受伤之后,我们数度怀疑自己是否失去了爱人的能力,殊不知我们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认识与接纳自己的勇气。)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我的父母知道催婚带来的不幸会毁掉一生;我也不依赖一场婚姻给我带来物质保障与精神安慰,我不相信也不需要。于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独立,保证我不受催婚干扰。推荐阅读:爸妈没有催婚,因为ta们就是催婚的牺牲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