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大师的悲剧

发布,

更新

爱爱大师截屏
[lm_breadcrumb]

爱爱大师的悲剧

[lm_byline]

美剧《爱爱大师》讲述了性学家马斯特和弗吉尼亚的故事,为什么一场发生在西方1950年代的陈年往事,会激起这么大的轰动呢?

直到1950年代,人们仍被两股对立的力量牵扯着,欲罢不能。一方是以牺牲快感(尤其是女性和同性恋者的性快感)来维持宗教社会秩序的“社会的性”,一方是主张“我的身体我做主”的“个体的性”。这两股力量其实早就像两块蓄势待发的击火石,一旦条件充分——比如当自由主义和女权主义发展到相应的成熟阶段时,它们就会碰撞出革命的火花来。当然,就像乔托之于文艺复兴,卢梭之于法国的启蒙主义,性革命当然也少不了把火花制造成火炬的先驱们。

最近在美国热播的电视剧《爱爱大师》就讲诉了美国性学家马斯特(William H. Masters)和他那三十年的黄金排挡,性研究者,作家和心理学家弗吉尼亚(Virginia E. Johnson)的故事。该剧一经播放,立刻引起巨大轰动,虽然至今只播放到第一季第八集,却已经好评如潮,争议不断。

为什么一场发生在西方1950年代的陈年往事,会激起这么大的反响呢?

“女人之所以要假装性高丨潮,是因为这样能够促使男性更快射丨精,从而让女性尽快得到解脱。” “性高丨潮的滋味,就像盐的滋味,就像为从未尝过盐的人形容盐的滋味。” “我一直以为自己适合8码的鞋子,因为我的母亲认为我天生就应该穿8码的鞋子,这样会让我的脚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显得娇小秀气,直到有一天,一位鞋店的店员递给我一双10码的鞋子,穿上它以后,我平生第一次感觉自己像是行走在奶油之上——性带给我的快感就像是终于穿上了合脚的鞋子。” ……单看这些精彩的对白,就不难想象《爱爱大师》为什么能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可见我们的时代并没有因为50年前的一场性革命,以及紧随其后的卫道士反扑,再之后爱情片的商业化和当下色丨情片的泛滥成灾,就彻底解决了女人为什么要假装性高丨潮的古老问题。

出生于1925年的弗吉尼亚,天生聪敏妩媚,在钢琴和歌唱方面亦颇有天赋,曾就学于Drury大学,二战时跟随着一支乡村乐队穿州过省,四处巡演。在“男人是女人的最终归宿”说教里长大的她,为此也曾努力过。然而她的第一段婚姻(和一位政客)却只逗留了两天,第二段婚姻(和一位律师)也不长久,第三段婚姻(和一位乐队领班)虽然好不容易地维持了六年,却最终也以离婚收场。1957年,当她遇见马斯特的时候,虽然只有32岁,她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和三度主动离异的时代的叛逆者。

弗吉尼亚为了赚钱养家,应聘华盛顿著名的产科医生马斯特的秘书。当时马斯特正手握秒表,表情专注地在妓院的锁眼里偷窥妓丨女们的性行为,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的前辈,比如金赛(Alfred Kinsey)在1948年和1953年发表的人类性行为报告里那种通过访问和交谈间接获取资料的方式,马斯特决定要建立一个真人实验所,通过心率仪、脑电波、血压仪、温度计、阴丨道内壁拍摄器等等医疗仪器,对自丨慰和性高丨潮反应做出科学的测量和统计,从而解决为什么女人要假装高丨潮?女性的阴丨蒂高丨潮是否如弗洛伊德所说,是不成熟的高丨潮?只有当男性的小弟弟介入后,才能获得成熟的高丨潮(即阴丨道高丨潮)?男性的小弟弟大小是否影响女性的性快感?老年人是否真的不能饭否等等爱爱难题。马斯特野心勃勃,甚至想拿诺贝尔医学奖,但是很多人却把他的行为理解成“一个中年偷窥男在资产阶级审慎的欲望里不能自拔的临床表现。”

弗吉尼亚似乎是当时那个世界上唯一理解他的人,马斯特一见到她,凭借男性本能就立刻嗅到了她的价值(也许这并非史实,但我一向在历史和传奇的硬币两面,选择传奇。)《爱爱大师》里的马斯特由我最喜欢的演员Michael Sheen扮演,他演技之赞,竟然让我一下子把他之前演过的所有角色全都付之一炬,只剩下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马斯特。

马斯特虽然非常冷静,执着,对拯救病患充满了使命感。也不会像那个时代的一些白人医生那样对黑人区分对待。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超级工作狂,一个感情的吝啬鬼,一个背负着童年被父亲虐待的心理重荷,而不敢承担父亲角色的胆怯的男人;此外,他的自我膨胀到外星人都无法侵犯的程度。他隐瞒自己精子成活率低的事实,让第一任妻子十多年来都生活在“生不出孩子的女人不是完整的女人”的痛苦里;他的性实验的参与者,虽然被标榜为“普通人”,但大部分具有高学历,能在旁人的注视下自丨慰,还能与任意的陌生对象迅速交媾——虽然之后他和弗吉尼亚的合著《人类的性反应》(Human Sexual Response) 和《不良性行为》(Human Sexual Inadequacy)上了时代周刊,成了畅销书,并被翻译成了30多种语言,但参与实验者的不凡背景,似乎仍旧难以让他的反对者相信,那些更普通的人,或者说普罗大众,会真正得益于他的研究成果。而马斯特对于同性恋是疾病,需要治疗,以及艾滋病会通过不洁物品传播这一类言论毫无疑问,这点是他的致命伤。

万幸的弗吉尼亚从此得到了一份让她热血沸腾的事业和显赫的名声,不幸的弗吉尼亚从此却与爱情挥手告别。

弗吉尼亚几乎拥有一位现代女性所应具有的一切,美貌,性感,思维独立,精力充沛,而且像马斯特一样野心勃勃。在《爱爱大师》里,她被她的前夫,那位玩世不恭的乐队领班形容为“和她爱爱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她的魔力在于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50年代,她就玩起了“friends with benefit(抱友游戏)”,她可以和对她痴迷不悟甚至发誓要娶她的年轻医生上丨床,却坚决不留宿,可以做他的朋友却绝不做他的情人;和马斯特一样,她认为性和爱也可以截然分开;她跑去学解剖,她的导师嘲笑她,你用你的途径(身体)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为什么还要来考学位?她说我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有朝一日有人像你这样嘲笑我。结果她成了该导师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然而这么冰雪聪明的弗吉尼亚却陷入了“马斯特的怪圈”。从1957年到1971年,马斯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有妇之夫,弗吉尼亚工作之余,是马斯特太太的好朋友。然而弗吉尼亚却在马斯特“为科学献身”的游说下,和他保持了十多年的实验室性关系,“我们之间的性,纯粹是为了科学和实验的需要。”马斯特在一篇采访中强调。这不禁让人感叹,弗吉尼亚的这十多年,是如何度过的呢?《爱爱大师》在此用了一个轻描淡写的手法:有一天,当弗吉尼亚和马斯特做完实验,穿戴完毕之后,弗吉尼亚提出一起到餐厅就餐,马特斯却很客气地推辞了:“不啦,老婆还在家等着呢。”语调之淡定,无疑是在与一位同事对话。假如他俩的第一个性十年,确实如马斯特的访谈所说,是在实验室里,全身挂着各种仪器度过的,那么弗吉尼亚总该从中醒悟到了一点什么吧?然而她似乎却没有;又或者,她并不介意他的冷漠,因为她所要的并非,或者,并不只是他的爱;假如真是如此,那么一开始推崇女性解放的她,到头来却和那些把婚姻当做交易的传统女人也并无本质区别:婚姻=事业上的安全感=名誉。

总之,1971年,弗吉尼亚嫁给了马斯特,这是她一生中经营得最漫长的婚姻,直到1993年。这段婚姻幸福与否,现存的文献难以窥见一斑,冷暖只能自知。

然而在1992年的圣诞晚宴上,76岁的马特斯却突然宣布,他要离开弗吉尼亚去娶一位寡妇,一位被他称为“一生最爱”,且自1938年始,就让他魂牵梦绕的女人,据说他和这位寡妇之前曾在一起度过了一个短暂的夏天。1993年,马斯特和弗吉尼亚离了婚,第二年,他们的实验室关闭了。弗吉尼亚的晚年是在她的两个孩子的照顾下度过的,她一直活到2013年的7月。她离婚后曾经坦白过:“我和马斯特之间,没有任何的感情纽带;” “除了我的孩子们之外,几乎没有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让我再全身心地去爱了。”

弗吉尼亚和马斯特花了三十多年在实验室里建立的性测量体系,虽然获得了许多革命性的成果。而他们各自却在相当漫长的人生里,像是永远走不出医院的病人一样,默默地和情感上的残缺以及这种残缺带来的阴影作战着。

(王梆,驻英特约记者和作家。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您在生理或情感方面有哪些疑惑或担心?我们愿意倾听您的声音。欢迎把您的故事和问题发给我们,我们将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作答。欢迎访问我们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参与讨论,或写信给我们:[email protected]

《 “爱爱大师的悲剧” 》 有 2 条评论

  1. 新闻范儿 的头像
    新闻范儿

    但电视剧是朝着两人相爱的方向拍的呀
    但电视剧是朝着两人相爱的方向拍的呀

  2. 小胖子蛋蛋先生 的头像
    小胖子蛋蛋先生

    1
    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更多,请持续关注 LoveMatters 及 LoveMattersPRO 官网B站X(Twitter)、公众号和小红书,订阅官网通讯邮件,辅助个人成长,紧跟世界进步。

了解 LoveMatters Chinese 谈性说爱中文网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