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老婆和妈妈掉进水里,先救哪个”的时代
[lm_byline]实际上,当你选择进入一段感情,就势必得和彼此的原生家庭做一些磨合和拉扯。换句话说,你爱上的并不仅仅是ta这个人,而是“一个家庭里面的ta”。
(谈性说爱中文网特约专栏)为什么有时候,在婚姻里面的两人相爱,却仍感到孤单?一直以来我在谈性说爱的专栏讨论了很多婚恋心理学,不过最近我收到了一封信,渐渐发现那些西方的心理学理论,不一定能够解释我们华人的感情与婚姻。
我的男友是妈宝?
“熊熊你好:我的男朋友是一个以家庭为重的人,老实说我当初也是因为看上他很顾家、很孝顺,所以才和他交往。后来发现,孝顺却成为了我们之间天天争吵的问题。前阵子端午,我把工作赶在假期之前完成,就是希望能够去厦门鼓浪屿和他一起度假,没想到他在我车票都已经买了之后,才跟我说他端午节要回去家乡陪家人!明明事前都已经规划好了,这样的大变卦我实在是承受不住。更令人生气的是,他竟然还要我陪他一起回老家,又不是不知道我还没有准备好要见他爹娘⋯⋯”
这个妹子还谈到许多ta们相处的过程,例如她男朋友每次出差都会记得给家人带礼物,但从来也没给她带过一份;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回家乡住的那段时间竟然还和妈妈睡在一起;开口闭口都是“我妈妈说”,完全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她常常觉得,自己不知道是和一个男人在一起,还是和一个男孩在一起?所以她总觉得孤单,因为男人的心在家里,不在她这里。
她的男朋友真的是一个妈宝吗?可是我们的文化不是特别强调孝顺这件事吗?难道和爸妈关系特别好也错了吗?实际上,当你选择进入一段感情,就势必得和彼此的原生家庭做一些磨合和拉扯。换句话说,你爱上的并不仅仅是ta这个人,而是“一个家庭里面的ta”。
华人婚恋的两难
西方的家族治疗理论特别强调分化(differentiation)这个概念,在ta们的观念里面,长大就是一个和家人逐渐区隔的过程,开始有自己的期待、想法,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被家人想要你做的事绑住,渐渐变得独立,可以自己做决定。
但这招在我们的文化里面行不通啊!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两个描述,你会比较喜欢哪个男人:
A.他小时候家里环境比较苦,一直被人瞧不起,爸爸妈妈都一路支持他念书,虽然自己比较喜欢的是插画,最后却听爸妈的话选了医学院就读。毕业后由于工作忙碌,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可以陪妻子小孩,妻子常常抱怨他在医院没日没夜,还要独自在家里承担和婆婆之间的相处摩擦,而且先生还会帮婆婆说话,让她更觉得委屈。
B.他从小家庭环境艰苦,家里面的人希望他可以当医生,但他一心想当插画家。他十七岁的时候就和家里闹翻了,离家到上海去学画画,十几年下来都没有回家看看自己的爹娘。不久,他闯出一点小名堂,自己在广东开了一家画廊,工作时间自由,虽然钱赚得不多,但经常带老婆孩子出去走走,当妻子问起他的爹娘时,他只是幽幽地说:“我早就当他们死了。”
是不是感觉第一个男人比较符合我们的文化价值?有经济有地位又能够撑起一个家,以家庭为重又孝顺父母。但如果你是上面2个段子中的妻子呢?倘若要你必须选择一个,你会想要当谁的伴呢?
> <
4种分离个体化的过程
呈现上面这两个例子,只是想要表现出我们文化中对于婚恋的一种矛盾期待——我们一方面希望丈夫像是一个典型的、可以撑起家庭的男人,另外一方面又希望他能够在乎自己与妻子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一个好男人他不能够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完全切割,但又不可以把自己的心完全偏到父母那边。就像一开始那个读者来信,她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是妈宝,但她同时也同意他尽孝道,究竟有没有一种平衡的可能?
台湾研究本土心理学的学者刘惠琴(2005)提出四种“分离个体化的历程” ,来描述一个人如何在“成为自己”及“与家人保持联系”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是一条可能的出路(括号内为论文里专有名词):
独立型(分离个体化):典型的美国人模式,不依赖父母,可以独自一人度日,人生观念与父母很不同。这些人可能十六七岁就搬出家了,在外面过自己的生活。爸妈的心情好坏通常影响不到ta们,ta们认为父母年老了该各过各的。结婚之后也彼此不过问(当然也不会有婆媳问题),与父母的关系就像一般朋友一样。
体谅型(相依个体化):自己会打理自己的生活,但同时也愿意承担养育父母的责任,能够体谅爸妈把自己抚养长大的辛苦,也尽量不和父母起冲突。虽然有一些自己的主见,但也受到父母的一些价值观所影响。例如,结婚的时候可能会参考ta们的意见选择婚礼地点、买房子的时候会和ta们商量、甚至会单独给ta们准备房子、给ta们家里的钥匙,让ta们有空来家里住。
依赖型(相黏个体化):典型的“自己被爸妈吃掉”的人,ta们虽然已经年纪不小了,但还是相当依赖父母,对于感情、婚姻、还有生活的方式深深受到父母的影响,当父母争执或冲突的时候会觉得有压力,必须扛起责任去解决爸妈的争吵。在咨询中我们比较常见的类型可能是,爸妈离婚之后女儿跟妈妈一起生活,变成妈妈的“情绪配偶”,也就是母亲的一举一动、在工作或感情上面的起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况。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可能会复制母亲的剧本,找到一个和自己父亲很像的人、甚至与妈妈一样离婚,或者是决定单身一辈子,照顾母亲到老。有研究指出 ,有些人甚至会变得忧郁,或是把母亲的情绪吞到心里憋出病来。
疏远型(相反个体化):这类大概是独立型的进阶版,ta们比起独立型与父母有更多的疏远、争吵,不见面还好,一见面一定场面很难看。Ta们极度不想要父母干涉自己的生活,不谅解父母亲管教自己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忤逆父母。这些人在结婚之后,绝不想要跟父母住在一起,更别说让ta们来家里过节,如果父母硬要进入ta们小两口的生活(例如插手生孩子的事),那一定会弄得两边翻脸。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分到这四种类型中,更多人是介于这几种之间,或者仍纠结在与父母分离的过程中。例如,《食来孕转》一片长子沈立冬和媳妇苏桥结婚五年却求子未果,两人背负着传宗接代的恶梦,但同时也一点一点地从这个家中慢慢分化出来。立冬和苏桥本来和整个大家庭住在一起,饱受婆婆的酸言酸语,后来在苏桥的坚持下总算搬了出来,立冬对于家里的依赖也渐渐减少了。后来随着婆婆病倒、情敌的出现,ta们的婚姻面临了更多挑战,但你也可以看到立冬如何在华人传统的长幼尊卑文化下,慢慢地能够为自己和自己的婚姻发声。
在孝与爱之间,走出自己的路来
我常常觉得,文化虽然某些时候捆丨绑着我们,但往往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像我们的文化并不太鼓励“分离”,但有时和原生家庭的连结,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支持。(例如当你病倒的时候,是谁给你煲汤?)不过,你的男人或女人究竟长什么样子,其实也和ta的父母怎么把ta养大有关。控制欲越强的父母(例如希望孩子能够接受父母对于事物的看法),孩子长大之后越容易变成依赖型,心理健康也越差。
与伴侣相依,或与父母分离,是一条需要时间去磨合的路。在这样的一来一往当中,或许你会发现,ta并不只是从男(女)孩变成男(女)人,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文/ 海苔熊,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目前任泛科学、姊妹淘、女人迷等多项网路专栏作家。在多次受伤之后,我们数度怀疑自己是否失去了爱人的能力,殊不知我们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认识与接纳自己的勇气。)
(原题:你爱上的是男孩还是男人?爱情与亲情的4種分离个体化过程。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很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恰恰相反,科学家们发现,不结婚的伴侣才更容易分手。推荐阅读: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错!不结婚才分的快>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