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教给孩子暴力!

发布,

更新

你,在教给孩子暴力!
影视作品截图
[lm_breadcrumb]

你,在教给孩子暴力!

[lm_byline]

成人世界的暴力,制造着暴力的孩子。不要怪孩子们彼此之间暴力相对,这是你教ta们的;不要怪孩子对你有暴力,这也是你教ta们的。

<(谈性说爱中文网特约专栏)电影《白丝带》(The White Ribbon)中的暴力表现,没有血淋淋。甚至,你很容易忽视这些情节的暴力性。而对暴力的漠视与忽视,是最可怕的。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德国北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里。影片以村外来的学校教师的视角,讲述了一连串古怪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在我看来,都是权力与暴力的故事。

三种权力下的暴力

暴力的根源在于权力关系。暴力本身是试图控制他人的手段,通过控制他人,来实现权力的宰制。在影片中,至少存在着阶级权力、代际权力、性别权力三种权力关系下的暴力。

影片中的人物,像金字塔一样分为不同的等级。最高的等级是男爵一家,具有最高话语权与决定权的统治阶层;其次是村长、牧师,ta们传播着主流的价值观,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和捍卫者;再次是医生、教师、接生婆,ta们属于“平民”阶层;最底层是被压迫的人,如佃农、保姆等。

我们看到,高权力的阶级向低权力的阶级发号施令,低权力的阶级只能小心谨慎,生怕得罪更高权力的阶级。但有时,低权力的阶级也会反抗,ta们的方式则是以暴易暴。

男爵儿子被拐走毒打,家庭教师被责骂没有尽到责任,而他的工作原本只是教书;保姆被开除失去工作,虽然孩子被拐走时,伯爵夫人让她去跳舞了,她对此事件完全没有责任。但是,ta们都成了事件发生后最先受到影响的无辜者。

为男爵家干活的佃农妻子意外死亡,她的儿子认为男爵有责任。他不敢,也没有能力面对面讨公道,便偷偷去毁掉男爵家的菜地。而佃农知道儿子犯下的错,暴打儿子,正如他所预料的,事情败露后,他失去在男爵家的工作,全家生活艰难。

有人放火烧了男爵家的谷仓,也疑似一种偷偷的报仇。这之后,佃农便自杀了。他是因为贫困绝望,还是担心自己会被怀疑为纵火者?

村长儿子因为嫉妒,抢了男爵儿子的哨子,还打了他。这种对上层阶级的挑战吓坏了村长,他对儿子一顿毒打,要回哨子,给男爵送去,自然也赔礼道歉。 而他对自己儿子的毒打,和我们现在社会中被压迫的弱者向更弱者发泄的暴力很相似。

除了阶级的权力关系,便是代际的权力关系。影片中出现了男爵、牧师、医生、佃农、村长等几个家庭,这些家庭中无一例外地,父亲拥有绝对的权威,在支配、主宰着孩子,甚至对孩子施暴。

牧师对孩子的惩罚在影片中着墨最多。牧师家有好几个孩子,一天晚上他们都回家晚了。在餐桌前,牧师训斥他们,告诉ta们今天晚上都不能吃饭了。几个孩子庄严地站立,被训后离开前还要亲吻父母。而一对较年长姐弟亲吻父母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作为更严重的处罚。

转天,牧师惩罚儿女,用鞭子每人抽10下,并且要佩戴象征着纯洁的白丝带。牧师禁止儿子自丨慰,将他的手绑在床上,至少以现在的眼光看,也是暴力。牧师还惩罚在教室里喊叫的女儿面壁而站,直到她晕倒在地。

性别暴力,在医生身上体现的最多。性侵女儿,既是代际暴力,又是性别暴力;对接产婆始乱终弃,用各种下流语言污辱她,更是性别暴力。丈夫对妻子的怒吼、咒骂与殴打,同样是性别暴力。

>
<
图片:影视作品截图

暴力成人制造暴力孩子

孩子从成人那里学习如何做人,学习社会的规则。成人世界的暴力,制造着暴力的孩子。

当我们看到牧师的儿子在桥边上危险地行走,说要给上帝一个机会杀死自己时,我们便知道,这些孩子的心灵正在被扭曲着。

我们看到,那些没有权力的人,包括孩子,持续不断地以微弱的行动反抗权威,ta们偷偷地报复那些大权在握的人。

影片明示了孩子们的一些暴力行为,也暗示了另外一系列神秘暴力事件的制造者也是那些受到暴力、并且目睹了暴力的孩子!

影片开始,医生在骑马回家的路上,被事先故意设置的一根绳子绊倒,伤得不轻,被送到镇上的医院治疗;

佃农妻子工作时摔死,也疑似有人做了的手脚;

村长家的儿子极不情愿地接受了弟弟的降生,他偷偷开窗要冻死弟弟;

牧师养的鸟,被他的儿子用剪刀穿肠而亡,并且放在父亲的写字台上……

有意思的是,1991年,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的白丝带运动启动,从那天起,白丝带象征着反暴力的力量。而在这部20世纪初背景的影片中,“白丝带”意味着纯洁和无罪,却更是屈辱的象征,佩戴它是严父惩罚孩子的手段,以时刻提醒ta们,ta们背负了深重的罪孽,需要净化心灵。严厉的体罚管教,为这个宁静的乡村,种下了不可预知的祸因。

成人在彼此施暴的时候,孩子们在学习;父母在对孩子施暴的时候,孩子们在学习。

不要怪孩子们彼此之间暴力相对,这是你教ta们的;不要怪孩子对你有暴力,这也是你教ta们的。

想让孩子如何对待你,你就先如何对待孩子。

暴力的价值观建构暴力的社会

整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整个社会(村庄)对暴力的麻木、冷漠与熟识无睹。别人受了暴力,大家议论一番,也就算了,并不执著于纠出真凶。男爵认真对待时,才会有人认真对待。问题很严重时,警察才会认真对待。

但是暴力,今天发生在别人身上,明天便可能发生在你的身上。

教师开始怀疑村里的一系列事件都是孩子们,包括牧师的儿女们搞的鬼。而当谜底即将揭开之时,象征着公正与道德的牧师却愤怒地训斥教师,警告他如果敢说出去,就把他送进牢房。

对施暴者的纵容,无疑进一步害了他们。有人说,《白丝带》真正让人不寒而栗之处在于,电影对于纳粹精神席卷欧洲大陆的隐喻:就是在这样一个备受体罚压迫、环境剥削下长大的孩子们,在二次大战时成了纳粹吸收的精英分子,最终危害并撼动了整个欧洲大陆,ta们将加诸自身的暴力返还给他人,返还给社会。

时间已经过去100多年了,当看这部影片时,我们不妨自问:我们和一个世纪之前那个德国小村庄中的人们,究竟有多远的距离?

(文:方刚,性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性多元、性教育、男性气质 、性别暴力研究,“联合起来制止针对妇女暴力运动”男性领导人网络中国唯一成员,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召集人,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出版著作50多部。)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关于暴力,你还需要了解更多!推荐阅读:你所不知道的“亲密关系暴力”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更多,请持续关注 LoveMatters 及 LoveMattersPRO 官网B站X(Twitter)、公众号和小红书,订阅官网通讯邮件,辅助个人成长,紧跟世界进步。

了解 LoveMatters Chinese 谈性说爱中文网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