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妈育儿性话之八:九岁孩子的爱情
[lm_byline]到了五年级(八九岁),谁“爱”谁一夜之间成为最流行的话题,男女生全都在课间和课后窃窃私语这类八卦。
(谈性说爱中文网特约专栏)不知这是不是时代的特质,如今的父母都在说“孩子比我们那会儿可早熟多了”。记得我们小时候10岁左右才第一次听到谁喜欢谁之说,进初中后才开始有表白、示爱、追求等概念,而00后的一代们将这个过程提前了2、3年。
懵懂爱情
儿子就读于荷兰某所国际学校。尽管荷兰的教育开放开明,但老师和家长也不会为10岁不到的孩子开展“爱情教育”。同我们儿时一样,这一代的孩子也是通过切身摸索来领悟人生初始的懵懂之爱的。
在儿子的班上,四年级(即七八岁)起即有谁“爱”谁的说法。到了五年级(八九岁),谁“爱”谁一夜之间成为最流行的话题,男女生全都在课间和课后窃窃私语这类八卦。
儿子跟我亲密堪比朋友,学校流传的八卦他都愿意跟我交流。起初我对九岁孩子之间的“爱情”不以为然,认为那只不过是些急于成长的顽童们误把“喜欢”当作“爱”。然而,在八卦不断的发展中,我发现自己小看他们了。
九岁的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未必不能体会心动和心碎。比如,两个女生倾慕同一个男生,其中一个被接受另一个被拒绝后,后者会躲到厕所哭泣。又比如,一个男生和女生谈了半年“恋爱”后提出分手,原因是他认为女生在利用他的感情。这些行为与中学生或大学生何等相似?
女性主导
九岁左右的孩子,女生普遍比男生早熟。在这个前提下,孩子之间的情事几乎完全由女方主导。
情人节不到一个月,儿子班上的女生们已按耐不住了。她们不知从哪里听说学校要开情人节舞会(结果是误传),于是争前恐后地邀请心仪的男生作为舞伴,生怕好的被抢走。那个月里,折成心形的小纸条满天飞,儿子也有幸收到只红心,可是上面只写着“我爱你”三个字,并未署名。
他的小伙伴们主动为他当间谍,结果侦破出是隔壁班级一个暗恋他多时的害羞女生。儿子对那个女生无感,于是只好不断忽略那飘荡而来的秋波,实在忽略不了则回以个礼貌的微笑。然而,那个女生不舍不弃,像影子似的跟随他整整一学期,既不搭话又不肯离开,令儿子烦恼万分。
他想直接告诉女生别再缠他,做妈的从女性的角度考虑告诫儿子:她并未做出任何伤害你的事,你也不能这样伤害她的自尊心,能不能找到种友好的方式来婉转地请她离开?结果,儿子像个小大人似的告诉女生(却像个小孩似的通过传话),我喜欢你,但不是那种喜欢。那个影子最终兀自离去。
亲密接触
孩子们的感情发育比身体发育来得早,但是孩子班上个别早熟的女生也对身体接触产生了好奇。虽然五年级(八九岁)学校里还未为学生开展系统的性教育课程,可是绝大多数孩子都已从父母、兄姊、个别老师以及同伴那里知道性是怎么回事。ta们懂得谈情说爱是和身体接触是密不可分的,于是那些早熟的小女生在大胆追求感情时也会战战兢兢地碰一下“亲密”。
有个小女生在这方面的好奇心特别强。她会在课间怂恿五六个男女同学躲到操场一角尝试吻颊(一个人跳到男生旁边对准他的脸亲一下太可怕,几个人一起就成为游戏了)。她也会在周末邀请几个男女好友到她家玩儿真心话大冒险,所谓的真心话无非是“你的真爱是谁”,而所谓的大冒险无非是“你敢不敢在亲那个人的嘴”。
孩子仍是孩子
我家的小八卦起初还津津乐道这些消息,然而一学期下来他就疲了。“这个女生最无聊”,他常说,“我才不要去她组织的活动呢。”看来,孩子们图的也是新鲜,ta们对情爱话题的兴趣其实并未那么深。这也难怪,发育不全、尚未涉世的九岁孩子怎么能让ta对情爱产生浓厚兴趣?
再看看那些成熟些的女孩子,她们的感情也并非那般成人化。首先,她们追求的对象均是英俊、时髦、体育棒,最好还会唱两句歌的男孩——典型的外貌族。而且,她们追求情爱的过程类似攀比——你得到的我也要!得不到这个便换那个,反正有个“男朋友”听起来是件光鲜成熟的事。
孩子们无定性,喜欢一个人持续不了三四个月,过一阵子又换成别人了。小女生之间换“男友”就像坐音乐椅一样,每个人都轮一圈。至于她们交了“男友”后有何变化,倒也看不出来。她们仍像以往那样和女同学玩儿,校内校外并未看到出双入对。可见,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名分远比实质要重要。
成长的烦恼
某天,一个家长问某女生,“你和他还好吗?”
“那当然。”
“你们这么小懂什么男女朋友?”
“我们当然懂,我们深爱着对方,”孩子理直气壮地说。
既然孩子如此自信,我们成人也说不了什么了。你不能告诉ta“你不懂”,因为ta们不会信。你也不能限制ta们早恋,因为禁令不会有用,只会适得其反。我们能做的只有在ta们真的被痛苦击中时拉ta们一把,然后撒手让ta们自由成长,跌跌撞撞地进入成人世界。
(文/龙妈妈,旅荷学者。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推荐阅读:龙妈育儿性话之三:孩子眼中的同性恋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