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男朋友是不是深柜
[lm_byline]像Angelababy这种宅男心中的极品,同志们可能对其并不感冒,他们会更喜欢张曼玉、巩俐、刘雯这种不符合传统的美女标准,但女王范儿十足的。
(谈性说爱中文网特约专栏)张惠妹5月2日在中国的“同志之都”(gay capital)上海开演唱会的那天,身旁一位婊气十足的基友开玩笑说:如果我往这个8万人体育馆里扔一个炸弹,整个魔都的基佬(注:基佬在广东话中是带贬义色彩的称呼,但本文用这个词有词义翻转的正向用意)估计能炸死一半。
5月2日这个不知被哪些想拿粉红经济做文章的商家搞出来的同志节,再加上阿妹这个“同志偶像”(gay icon),注定可以让这一天成为同志圈中的事件。
所谓gay icon,往往指那种深受同志(尤其是男同志)欢迎的明星、艺术家,以异性恋女性居多。譬如,在华语流行音乐圈,王菲、林忆莲、张惠妹在gay icon排行榜上,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名伶三甲。
在这个榜单上的其她女神级歌手还有:郑秀文、莫文蔚、关淑怡、范晓萱、刘美君等。阿妹则更因她对同志议题的发声而尤其深受青睐。她在这次的演唱会上,还专门唱了同志主题的歌曲《彩虹》。
所谓的gay icon,对应的是同志特有的一种审美趣味,即所谓的“同志美学”(gay aesthetics)。他们往往偏爱那些特立独行、妖艳妩媚、重形式感、兼具两性气质的人物。
按照桑塔格在《坎普札记》中的说法,同志美学跟她论述过的坎普风格相似。尽管坎普趣味不只是同性恋趣味,但同性恋者一直是坎普趣味的先锋,可以说是同性恋永葆青春的欲望发明了坎普。
说得更直白一些,在审美的领域,基佬总认为自己在性向上的边缘处境反而给了他们在美学上的优势,使他们与主流的直男或直男癌们的审美拉开了距离。后者的审美,在他们看来,往往是“俗”的代名词。譬如,像Angelababy这种宅男心中的极品,基佬可能对其并不感冒,他们会更喜欢张曼玉、巩俐、刘雯这种不符合传统的美女标准,但女王范儿十足的。
再譬如,在音乐品味上,基佬普遍对重金属摇滚这一挂无感。一个小伙伴一语点破: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不喜欢重金属摇滚了!因为里面到处渗透着一种浓烈的白人直男癌的气息!正如有学者写道的:摇滚,尤其是硬摇滚(hard rock)是一种高度性化的音乐类型,其早期美学的标配如摩托车、嘶吼、紧身皮裤扑面而来就是一种异性恋的男性气质(heterosexual masculinity)。
这种对抗流俗的审美特质,使得基佬产生了独特的鉴别力,这一点在流行音乐上体现得最明显,几乎每个基佬都是半个流行音乐乐评人。以至于有一种说法:女歌手的终极任务,不是能够世界巡回万人演唱会,而是成为gay icon。
譬如,如果你问一个还算喜欢林忆莲的直男,他喜欢林忆莲的什么歌,他可能憋出一堆《至少还有你》《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铿锵玫瑰》,但对于自称“莲迷”的基佬们来说,他可以如数家珍地报出一堆你没有听过的冷门歌曲。
一个基友告诉我他怎么判断对方是同类,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豆瓣音乐列表,如果频繁出现前文那个gay icon榜单里的名字,十有八九就是基佬了。那些想验证自己男朋友是不是深柜,避免未来沦为同妻的妹子,不妨试试看这个“损招”哟!
当然,这一招的局限性很大,基本只适用于受过良好教育、具备良好音乐品味的城市中产或类中产式基佬。就像布迪厄说的,一个社会的合法趣味永远都是统治阶级的趣味。
在同志圈里,关于音乐品味的议程当然也是由占据主流的中产阶级同志来设定的。对于阶级地位更低的、更不主流的三四线甚至农村同志来说,他们尚未习得这一套中产阶级的同志文化。而对于更另类的混二次元的一类同志来说,只有蔡依林才称得上他们心中的gay icon。
(文/ 河西,华东师范大学文化研究硕士在读。关注当代中国的性/别问题。业余从事学术翻译,译文若干,译著《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推荐阅读:“有关同性恋的十大误区”
>
发表回复